|
15000亩油用牡丹扎根穰原大地
编者按:201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800个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油料、糖料等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当前,我市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下,正借此东风,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 邓州网讯(记者 孙光旭 通讯员 陈 坤)日前,记者走进刘集镇杜营村,800亩宽阔的流转土地上,村民们正把一棵棵油用牡丹幼苗栽进窝穴,浇上水,覆上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整个种植过程散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行行整齐的幼苗正舒展幼芽,努力向下深深扎根。 眼下,白牛、穰东、裴营、赵集等乡镇,也已整理出土地,正栽下牡丹幼苗或者播下种子准备育苗。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有15000余亩油牡丹扎根穰原大地,待来年将抽叶、开花、结出特色产业之硕果。 副市长王彩霞说:“油用牡丹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产、高含油率、高品质和成本低。油用牡丹全身是宝,其根可入药,籽可榨油,叶、花、花蕊、花粉、籽皮等都可加工成各种生态环保的健康产品,其产业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它的产业化发展具备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典型特征。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土地资源、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适宜油牡丹的种植生长。成立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大力发展油牡丹产业。” 根据对油用牡丹种植情况的考察和调研结果,从去年8月,部分种植企业和农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从山东省菏泽市引进油用牡丹品种,开始种植、繁育油用牡丹。 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并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队伍中来。已编写《邓州市油用牡丹育苗和栽培技术规范》印刷成册,发放给群众。 为了更好的整合产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赢未来,成立“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牡丹产业委员会邓州分会”,这样方便了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同时也避免了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还可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政府对油用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可以更好的推进我市油用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风险同在。今年8月,我市组织36人赴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较早、相对完善的菏泽、洛阳、铜陵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对整个产业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分析,然后结合我市实际,权衡利弊,进行引种推广。 根据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出《邓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适地适种,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指导我市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农科所为协作单位的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千亩油用牡丹示范方。 同时,还要建一个牡丹产业示范园,集油用牡丹的生产加工,深加工科技的研发和开发产品的营销于一体,以推动整个油用牡丹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此外,将培植一批油用牡丹的生产加工企业,使其不断壮大,做强做大,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 位于罗庄镇的本源农业科技公司种植的近5000亩种植区,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园区,一部分已进入第3年开花结果期。新近规划的湍北城乡一体化工业园区中,1000亩的油牡丹种植园,建成后,集旅游观光和油牡丹产业发展于一体,将成为我市又一大景点。 为了推进油用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市参考洛阳、菏泽和其它地区对油用牡丹产业的支持政策,制定出符合我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奖补办法和扶持政策。目前,已编制出《邓州市牡丹种植奖励扶持办法》对能够达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企业和种植大户可根据种植面积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面积大,工作表现突出的基地所在乡镇也可给予资金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基地所在乡镇土地流转、牡丹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技术服务等)。对入驻我市的牡丹深加工企业,用于深加工项目建设和牡丹种籽等原材料购进的银行贷款,可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 目前我市总育苗和种植面积15000余亩,其中包括罗庄4750亩,九龙2000亩,裴营1100亩、彭桥1000亩、穰东700亩、张楼520亩,赵集500亩等。 “我们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使全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基地,一批以牡丹为主的生态园、观光园和旅游景区,最终把油用牡丹打造成邓州的重点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史一亮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