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11年度邓州市十项民生实事,我镇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研究,建立了工作台帐,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进展情况1、牛庄、八里两个贫困村争取上级政策资金50万元,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正在上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2、围绕市场调产业,围绕产业调特色,围绕特色调规模,壮大林、牧、烟、棉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全镇现有专业村21个,如董营村麦烟套种660亩,新铺村正兴养殖场黄牛存栏590头,前庄村金鱼养殖370亩,小寨水泥制品加工户76家。
3、穰东接纳淅川县香花镇北王营村移民207户849人。2011年元月中旬至3月9日,按照人均0.13亩的标准流转出建设用地109.98亩,按照人均1.4亩的标准调整出三个方位的生产用地1184.4亩,并全力做好柳庄移民安置点的拆迁平整工作,3月10日开工奠基,3月20日实现“三通一平”,3月30日正式建设,8月19日按期搬迁,工程质量和进度多次受到南阳市、邓州市移民指挥部的肯定和表彰。目前,制订了北王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组织开展“三百”(进百家门、问百家计、解百家忧)活动,认真解决移民群众搬迁后的五大问题(环境适应、心理浮躁、长期稳定、生产发展、快速致富),走访移民1600多人次,开展4次心理疏导教育和6次集中参观集镇市场活动,集中慰问困难户12户和3名90岁以上老人,解决移民群众各类诉求360件次;开展4次就业技能免费培训活动,共培训移民580余人次,139名移民实现就业;金利达服饰有限公司在移民新村建立一个容纳80人的服装车间.
二、进一步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进展情况
1、镇区仲景路等主干道全部硬化,Y001线镇区段、民族路、仲景路路面改建和沿街排水管网提升即将进行。义乌路改扩建项目由南阳市会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额投资1.39亿兴建,项目总占地182.68亩,一期工程大连路正在建设。仲景新农村示范点项目总占地面积251亩,是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已高标准完成“三通一平”。沿街建筑徽派改建正在进行。
2、规划建设县级标准垃圾处理厂,提高镇级垃圾中转站运转水平,镇区已设立10个垃圾转运站,配置果皮箱、垃圾桶300多个,合力布局建设4个水冲式公共厕所,方便居民生活需求;在涅阳广场、北京路口和中心街北段设置3个小型停车场,方便群众进出和货物流通;理配置花草树木,形成“两轴两环三片区五园”的多层次总体绿化布局架构,“两轴”指S231、244线生态景观轴,“两环”指城镇外围生态绿环和城镇主干道生态防护绿环,“三片区”指外围产业园区、西部新城区、中部老城区,“五园”指涅阳广场、穰**区小游园、春雨亭小游园、新华小区小游园、东大街小游园;加快城镇生态水系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寨河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规划修建赵河橡胶坝,引水入镇。
3、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个村在申报,将解决1万农村人口不安全饮水问题。
4、规范化改建服装市场、义乌路家电家俱市场、金鸡路蔬菜市场、供销社农资市场、皮鞋加工销售市场等5个专业市场,发展万村千乡商店6个,吸纳3690户商户,买全国卖全国,实现市场拉动产业,产业促进市场。
5、新铺、周楼土地整理项目于2010年完成,正在完善提高,孙营、刘顺、房庄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正在建设,小寨、邹庄、郑庄高效农业示范区项目已上报,共覆盖全镇耕地70%以上,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展情况
1、充分利用现代远教设施和农村文化茶馆,融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于一体,从小到柴草堆放、污水倒流、畜禽管养,大到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产业经济的培育等方面,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发展方式,培育“双栖”型农民。免费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多人次,本地消化69%。
2、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服装市场现有8大交易区面积8.2万平方米,商户2386户,加工户6680家,企业128家,日最高销售额超600万元,是豫西南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同时,依托服装产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营销和市场优势,带动农副产品加工、皮鞋、造纸、LED光电等产业集聚发展,全镇现有企业218家,限额以上企业13家,就业群众3万余人。
四、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情况
穰东没有承担此项任务
五、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展情况
我镇从最基础抓起,从办得到的事情抓起,从最迫切的问题抓起,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目前,落实低保户数948户、2287人,优抚对象142人,五保人员577人,38名五保对象集中供养。
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展情况
1、在镇区,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开展“一中心一广场一走廊四游园”建设:一中心是镇文化中心,争取中央项目,在镇区建设一座综合性的文化中心,配备文体室、图书室、运动室等设施。一广场是建设占地20亩的涅阳文化广场,配备篮球架、健身器材、报刊亭等设施。一走廊是穰城大道――民族路――仲景路廉政文化走廊,制作廉政文化宣传牌120个,设立宣传橱窗21个,安装小喇叭60个,形成了廉政文化循环区。四游园是春雨亭、西龙门架迎宾游园、草庄游园、东大街游园4个精品文化小游园。
2、在农村,结合新农村规划,开展“四网一院一馆” 建设:四网是现代互联网、现代远教网、信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镇区、农村全覆盖,用户1150户;远教终端95台,其中镇区49台、农村46台;信息电话4570部,占全镇固定电话用户12750户的35.8%;有线电视进村100%,用户2160户,入户率10.7%。一院是建设10个农村文化大院,一到农闲时节,群众就自发聚集到文化大院来,看戏跳舞,打球下棋,吹拉弹唱。一馆是建设32个文化茶馆,配备有桌椅、书柜、象棋、跳棋以及电视、VCD播放机、远教等设施,《设备器材使用制度》、《实用技术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及文化板面上墙,旨在转变群众休闲娱乐方式,鼓励群众“远离黄赌祸,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多读一平本,多学一点文化知识”, 培养知识型农民,目前藏书20000多册。
3、按照工作需要、干部支持、党员欢迎、群众理解的思路,开展“基层文化月”活动和“三下乡”活动:组织座谈会、报告会,开展文艺汇演,制作漫画、板面、印发宣传资料、公开信、树立广告牌,为群众送去科学技术、卫生知识和文艺节目,将群众吸引到道德实践和文化建设中来。共为群众送书10000多册,送戏、送电影60多场,送普法材料20000多份,送药品器械折合20000多元,为群众患者诊治1000多人次。
七、优先发展教育进展情况
1、对农村875名在校住宿的贫困生生活补助3.281万元;确定对8所中小学校投入68万元进行校舍维护改造;确定对穰东实验学校食堂、厕所投入30万元进行改造,建设沼气池,使用太阳能;对农村中小学校课桌凳投入59万元进行更新改造3300套。
2、建设和完善了电动缝纫培训基地,电动绣花培训学校、驰诚驾校、**技校等学习培训基地,共对农村劳动力4000人次进行了教育培训。
八、着力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展情况
建设3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投资100万元改造了镇中心医院;参合农户率达到99.9%,共对46123 人次补助合作医疗资金1155042.25元,其中门诊补助42701人次,金额959800.83元,住院补助422人次,金额195241.42元;认真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免疫达到6苗8病;积极作好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曙光行动免费做手术50例,医务人员和群众的防范救助意识有明显提高。
九、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展情况
1、林业生态建设高标准达标,林业面积1.9万亩,建设Y001线――孙营、泰山――张拔、小寨――邹庄、葛营――草庄四个循环圈,做到路林相宜。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新上的项目严格做好资源、环境论证,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节水、减排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间作套种、节水灌溉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3、所有工业污染源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改善和提高地表水质量,实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扩大集镇内绿化面积和绿化园林景观点。增加集镇内垃圾中转站。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强化天然植被保护恢复。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打造舒适宜居环境,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程度。
十、切实维护公共安全进展情况
1、在人防上,巩固和壮大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建立了由镇、村、组三级治安巡逻队,组建了20余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进行全天候值勤,严格坚持昼夜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物防上,科学合理布建警务工作站、治安岗亭和110报警占,加大现代化技防建设力度,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在技防上,安装摄像头40多个,安装“气死贼”160个,电子狗15个,十户报警联防设施45个,提高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全镇共投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20万元,共破获各类盗窃案件破案12起,逮捕2人,起诉1人,治安处罚6人(行政拘留2人,罚款4人),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有较大提高。
2、成立了全镇社会预警工作和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并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学习调研4次,明确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谁来抓,提高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党委、政府自身运作的问题的能力。
3、注重创新信访方法,在工作机构上,镇信访办加强与人大信访办、纪委信访办的沟通配合,紧紧抓住责任田调整、计生遗留、农村宅基地使用、复转退伍军人政策落实、邪教人员稳控帮教等重点,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构。在工作机制上,健全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信访办主任三级阅批信访举报件和听取信访案件查处汇报制度、党政主要领导下访约访陪访制度、副乡级以上领导信访值班制度、副乡级以上领导包案制度、信访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在工作网络上,各村配置信息员,向社会公开信访专线电话和传真号码,在穰东政府网设置信访专栏,建立一个覆盖面更广的信访网络。在工作载体上,利用5、6、7三个月时间,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百日无信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已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起,消除各种信访事件9起。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运用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决策办理。在工作责任上,明确包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村支书、有关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今年以来,没有发生群体性赴京赴省上访事件,信访量比去年下降40%以上。
穰东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
(0 Bytes, 下载次数: 2) 1970-1-1 08:0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