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投资理财   燃料油套期保值系列四:opec
返回列表
查看: 5051321|回复: 0
收起左侧

[股票证券] 燃料油套期保值系列四:ope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1 18: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98%][tr][td]<span id=_ctl0_ContentLabel>
  燃料油套期保值系列四(OPEC)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國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國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國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國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國最早的石油加工厂——“猛火油作”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國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國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20065161103142777801.gif



  11世纪末,我國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國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的开采使用,也是很小规模的,还未形成一種产业。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后,石油才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代。


  虽然最早开发石油的國家并不是美國,然而,对石油资源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却是从美國开始的。1859年,一位名叫EdwinL.Drake的人,在美國宾夕法尼亚完成了第一次商业性勘探开发。他用一架以蒸汽为动力的绳索钻,在泰特斯维尔地下112米深处,钻出了石油,口产量达1.37~4.79吨。世界公认Drake是第一个利用现代钻井技术打出原油的人。他的成功催生了石油工业。


  Drake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國人追随他的事业,无论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还是在其他地方,很快掀起了开采石油的热潮。到19世纪末,世界原油年产量约为2000万吨。在经历不长的时间之后,石油迅速建立了其作为工业社会的基本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的重要地位。内燃机的问世,使石油需求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各工业部门纷纷开始采用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动力装置,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这就使得世界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19世纪50年代,美國石油大规模开发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avidsonRokefeller)于1870年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
(StandardOilCompany),这一公司的建立,开创了石油工业的新时代。


  19世纪60~70年代,在美國石油业大萧条时期,为了应付危机,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原公司的基础上,与亨利·佛莱格勒等5人,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意在使消费者可以相信该公司的油品是“标准油品”。标准石油公司此时控制着美國炼油业的1/10,在这家公司中洛克菲勒拥有1/4的股份。在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不到10年的1879年,它已控制了美國炼油业的90%,并控制了产油区的输油管网、购销系统,支配了石油运输。1882年1月2日,洛克菲勒等人签订了“标准石油托拉斯协议”,组成托拉斯管理理事会来管理标准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14家公司和部分控制了21家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公司3个炼油厂生产了超过世界煤油供应总量1/4的煤油,并控制了美國國内80%的石油产品市场。


  从1885年开始,标准石油公司的战略發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之前,标准石油公司主要是从事炼油和油品贸易,一直没有涉入石油业的上游即石油的开采活动。1885年美國利马印第安纳油田投入开发,洛克菲勒抓住这一时机,大量购买石油生产权,到1891年,标准石油公司生产的原油已占美國原油总产量的1/4。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于1888年在英國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國外分公司“英美石油公司”,并不断在欧洲大陆投资。通过國外的分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國90%以上的石油出口,当时石油出口占美國石油产量——半以上,占美國出口制成品中的第一位。这样,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最终成为一个从原油生产、提炼到销售的一体化的國际大石油公司。


  随着油田的大发现和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美國國内的石油价格不断下跌。1926年,得克萨斯州石油价格为每桶1.85美元,1930年为每桶1美元,1931年5月跌到每桶0.15美元,最低价只有每桶2美分。美國國内平均石油价格只有每桶0.8美元,低于石油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严重的石油泛滥,美國各产油州被迫采取行政措施并成立相应机构进行干预。1931年8月,得克萨斯州州长罗斯·史特林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戒严,下令州國民卫队接管各大油田,强行停止了石油生产。1931年11月,史特林赋予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处理原油生产“经济性浪费”的特殊权限,并在州议会强行通过了石油生产按市场比例分配的方案。通过这些措施,美國石油市场出现了暂时稳定,到1932年油价已上升到每桶0.98美元。然而,1933年春天,美國石油市场又出现了混乱,油价跌到每桶0.11美元。在这種情况下,议会通过了赋予总统禁止“热油”进入洲际贸易的权力。并且允许石油署长发布有关石油問題的规定和强制执行规定的权力。从而制定了各州每月的生产配额。为了配合控制石油产量,美國对进口的原油和燃料油每桶征收0.21和0.15美元的关税。在美國产油州和联邦政府的联合干预下,美國的石油业恢复了稳定,从1934年1940年,美國石油价格上升并稳定在每桶1~1.18美元。


  在此期间,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印尼以及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秘鲁、乌拉圭等地区有了大量石油发现。大多数产油國政府已向跨國石油公司提供石油勘探开发的特许权,承担石油勘探费用及风险的跨國石油公司被允许在产出石油中享有产权或所有者权益。Exxon、BP、Mobil、Shell、Gulf、Texaco、Chevron、Total等公司在上述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石油勘探开发活动。


  但跨國石油公司在产油國享有石油勘探开发特权的基本格局,在1938年被打破。墨西哥宣布对所有外國石油资产國有化,委内瑞拉也以國有化来威胁增加其从石油公司那里获得的收益。这为以后产油國实施石油资源的國有化运动开创了先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國石油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速度虽有所减慢,但由于美國在战时实行了配产政策,使大量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1年12月到1945年期间,盟國共消耗了约70亿桶石油,其中60亿桶是来自美國,这一数量是从1859年美國开始生产石油以来到1941年产量的1/4以上,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3。直至二次大战结束,世界石油的供求才基本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國在过去数十年,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中的石油主要供应國的國际地位也随之结束。由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大量发现,波斯湾地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美國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一直超过60%。然而,1953年开始下降到50%以下,同时由于煤炭迅速失去了它作为世界主要燃料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國家能源需求量中所占比重已迅速下降,石油以其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迅速上升。美國國内的石油需求量成倍地增长,从1948年起,美國开始从中东进口原油,美國已由以前的石油出口國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國,石油的主要出口中心已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


  随着世界石油出口中心从墨西哥湾移向波斯湾地区和美國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美國的跨國石油公司在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迅速取代了英國在中东的石油霸主地位。美國跨國石油公司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即宣布不承认旨在限制美國石油资本在中东扩张的“红线协定”。因为“红线协定”是在1928年英美荷法等國的跨國石油公司为了把持和独占中东伊拉克地区而签订的。协议规定他们合伙占有开发奥斯曼帝國的石油资源的权利,协议参与的任何一方发现的任何 油田均属参与者共有。任何参与者在未取得其他方同意和参与的情况下,不得开发该地区的石油,并由英國石油公司、法國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美國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莫比尔石油公司共同参股组成伊拉克石油公司。1946年年末,埃克森和莫比尔石油公司撇开了伊拉克石油公司中的其他成员,共同购买了在红线协定范围内经营的阿美石油公司的40%的股权。美國这两家石油公司的行动,实际上就已撕毁了红线协定,打破了一二十年来中东地区跨國石油公司瓜分石油资源的基本格局,美國跨國石油公司为其在中东进一步扩张扫清了道路。在美國政府的压力下,1954年英伊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前身)和5家美國石油公司、英荷壳牌和法國石油公司在伦敦开会,达成了垄断和瓜分伊朗石油资源的协议。协议规定由上述8家石油公司组成國际财团负责开采和销售伊朗石油资源,在这个财团中,美國的5家石油公司占有的股份为40%,英伊石油公司的股份为40%,英荷壳牌14%,法國石油公司6%,美國跨國石油公司捞到了最大好处,分得了相当多的原来由英國独占的利益。此外,美國跨國石油公司还在中东其他國家大肆排挤英國势力,到1954年,中东已经没有一个产油國不受美國跨國石油公司的控制。

  2.OPEC产生与发展

  早在50年代开始,随着跨國石油公司对中东、拉美等地区大量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迅速开展,跨國公司对产油國资源的掠夺愈来愈烈,因此跨國公司与产油國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通过租让,跨國石油公司长期以来从产油國获得了巨大的财富。面对这種状况,不断觉醒的产油國愈来愈感到不满。

  50年代末,曾被中东产油國普遍接受的中东原油标价(实质上是一種原油销售牌价)發生了問題。由于世界原油供应数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原油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下跌,大大低于石油公司所定的标价。1959年美國政府又颁布了强制性的石油进口配额,以期在较低廉的國外产品竞争中保持其相对高成本的美國原油,这更加剧了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疲软,由此导致石油价格的不断下跌。这種國际石油价格下跌的状况,直接促成了石油输出國组织的诞生。

  1960年8月8日,國际著名垄断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发出通告,将中东原油标价每桶削减10美分。几天之后,英國石油公司也将自己的原油标价削减4.5美分,其他几家大公司也相继削减了石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矿产与石油大臣与委内瑞拉矿物和碳化氢部长在贝鲁特紧急会晤24小时,计划召开开罗“君子协定”参加國会议。9月10日,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认为,为了反击國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强有力的机构。9月14日,会议通过了决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命名为石油输出國组织,在它的成员國之间定期协商,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國的政策”。石油输出國组织因其英文缩写,简称欧佩克(OPEC)。这样,对本世纪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石油输出國组织就正式宣布成立了。

  成立之初,石油输出國组织只有5个成员國。1961年卡塔尔、1962年利比亚和印度尼西亚、1967年阿布扎比(现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國)、1969年阿尔及利亚、1971年尼日利亚、1973年厄瓜多尔和加蓬参加了该组织。1992年11月底,厄瓜多尔退出了该组织。后来加蓬也退出了该组织。这样,石油输出國组织目前共有11个成员國。

  OPEC成立后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其成员國夺回了制定油价和控制石油生产的权力,这也是该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OPEC曾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意提高标价和石油税率。到1973年中东战争前,原油标价从1.8美元逐步提高到3.011美元。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该组织通过减少生产和禁运,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石油标价。通过两次提价,把原油标价从3.011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保障了产油國的合理收入,使西方國家措手不及,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该组织又决定从1975年1月起取消双重价格,实行单—价格制,每桶石油售价定为10.46美元,进一步限制石油公司提高利润和哄抬物价。

  1978年伊朗政局动荡,石油产量急剧下降,该组织多次调整油价,从1978年底每桶12.7美元提高到1979年底的26美元。附加各種差价最高达32美元,从而出现了双重价格制。1980年6月,该组织决定从7月起,每桶油价定为32美元,附加各種差价不超过5美元。到12月又将差价提高到9美元。同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國、卡塔尔自1980年4月减产25%,使当时的世界原油日产量骤降350—400万桶。给西方國家造成很大的打击,称之为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0年以后,非石油输出國组织國家(前苏联、美國、英國、中國、挪威、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石油产量逐步增长,非OPEC國家的原油产量超过厂OPEC國家的原油产量,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同时,各石油公司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抢购的库存石油向市场抛售,使供应量进一步增加。另外,由于经济衰退、节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使石油需求增长停滞不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重下降,总量减少。从1979年到]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从5160万桶降至4 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79年降低43%,减少1 300万桶/日。现货市场油价低价,为降低风险,出现了石油期货。 面对市场,OPEC必须在降价保产和限产保价中作出选择。1982年3月,OPEC决定为适应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选择限产,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日(1979年最高日产3 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國的限额,只有沙特例外,承担机动产油國的角色。但这一限产措施并未缓解供求不平衡,非OPEC的英國國家石油公司将北海石油降价至30美元/桶,对OPEC成员同尼日利亚造成致命打击。1983年3月,OPEC伦敦会议决定降低油价15%,由34美元/桶降至29美元/桶,并规定限额为1 750万桶及各成员國的限额,沙特仍然充当机动角色,以供应市场缺口。

  沙特阿拉伯1985年6月日产量降为260万桶,相当于1979年的1/5,向美國原油出口量由1979年的140万桶/日降至1985年6月的2.6万桶/日,几乎微不足道。而与此同时,北海油田产量增加,降低了OPEC在世界原油市场上的占有率。OPEC成员國财政收入骤减,沙特首当其冲,由1981年1190亿美元降为1984年360亿美元,1985年260亿美元。使其已经开始的大规模发展计划不得不大量削减,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市场的失去削弱了OPEC國家的國际地位和影响力。

  1983年3月30日 纽约商业交易所开始原油期货买卖,进一步打击了OPEC的定价权力。随后几年内,大多数石油公司和部分OPEC成员國参与了原油期货交易。石油期货价格很快同黄金价格、利率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起,成为衡量世界经济脉搏和晴雨变化的重要指标。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宣布以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称之为第三次“石油危机”。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70%。

  OPEC制定了新定价制度,主要包括

  定价原则:石油和能源市场是竞争性的,让消费國有选择的余地。

  定价依据:同其它能源竞争;处理好与节能的关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促使世界经济增长,恢复石油需求;制止或逆转非OPEC國家石油生产增长趋势。

  定价水平:恢复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石油冲击前的水平,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定为18美元/桶。1986年5月,6个产油國的石油部长一致同意将油价定为17-19美元/桶,并赞同重新规定生产配额制度。对该政策获得日本、美國等西方國家认同。

  3.现代石油市场现状与趋势

  1、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

  石油的发现、开采和直接利用由来已久,加工利用并逐渐形成石油炼制(简称炼制)工业始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代炼油工业,是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19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立了石油蒸馏工厂,产品主要是灯用煤油,汽油没有用途当废料抛弃。19世纪70年代建造了润滑油厂,并开始把蒸馏得到的高沸点油作锅炉燃料。19世纪末内燃机的问世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猛增,仅靠原油的蒸馏(即原油的一次加工)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诞生了以增产汽、柴油为目的,综合利用原由各種成分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艺。如1913年实现了热裂化,1930年实现了焦化,1930年实现了催化裂化,1940年实现了催化重整,此后加氢技术也迅速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的石油炼制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炼制为化工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现代的石油化学工业。1996年全世界的石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我國为1.4亿吨。大型炼油厂的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

  2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发展特点

  1)油价水平在供需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浮动,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动。

  产油國与消费國大石油公司加强在下游的合资合作,使产油國确保原油销售市场,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并获得下游增值利益,达到上下游收益互补;使消费國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且价格合适。这種双方长期协议关系有助于世界石油市场稳定。曾蒙受石油危机重大损失的石油生产國和消费國,都寻求石油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安全感。因此油价走势的基本格局是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消费,既避免暴涨也防止暴跌,油价水平在供需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浮动,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许多美國石油公司将资金从國内高成本转向國外的低成本地区(多为非OPEC的石油富集國家),这種合作不仅增加石油供应并降低成本,而且降低对OPEC原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对油价上涨产生曳N谱饔茫?佣?榷ㄊ?褪谐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0 | 帖子:5853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