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庄距邓县县城约30华里,有内外两寨,一条寨河环绕周围,外寨高7米,有东、西、南、北四门,内寨位于外寨之西北角,呈圆型,直径百米,仅有南门与外相通,俗称“夜壶寨”。寨外侧的东南、东北、西北各设岗楼一座,均有暗道与寨内相通。寨河外东、南两面与住户相邻,西北为一片开阔地。战后得知,桑庄守敌为邓县民团机动第一团王仞千部。该团战斗力极强,抗战期间,曾参加对日作战,原驻防新野县齐花园,在我们攻克新野县后奉邓新联防指挥官丁叔恒(绰号丁大牙)之命,退至此地。王仞千抵桑庄后,命孙秀甫营驻孙庄为第一道防线,邓和亭营驻王湖、湖堰为第二道防线,自己亲率一个营和直属连固守桑庄。
午夜时分,王仞千在未查明新野我解放军去向的情况下,认为是县城空虚,急令邓和亭营于24日黎明前抢占新野县城。狡猾的王仞千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心想升官发财,却不知覆灭的时刻已经来到。邓和亭营在鸡叫头遍时已吃过早饭,但到中午也尚未将人员集合完毕,此时,解放军已兵临王湖,村西南的两个哨兵,一个被我解放军活捉,一个见势不妙,胡乱打了一枪,拔腿就往回跑。我们先头部队迅速将邓营团团围住,高声喊道:“我们是八路军,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包围圈越来越小,团丁们像一群鸭子被赶到王湖北边的三道沟里,全部作了俘虏。仅几十分钟,全歼邓营,生俘87人,缴获各种枪支90余支。
王仞千听到王湖方向的枪声一阵比一阵激烈,知道事情不妙,急令紧闭四门,不准任何人出入。解放军作战向来神速,我们没等王仞千部署就绪,已从东、南两个方向攻入外寨,一番枪战,民团抵挡不住,小部弃寨北逃,大部分龟缩于“夜壶寨”里,堵死寨门,负隅顽抗。按照张廷发司令员的二营围、三营攻、一营打援兵的部署,我们各连迅速进入攻击阵地,三营在东、南方向担任主攻;团属炮兵连在“夜壶寨”东北角田营处的树林里设一个平射阵地,负责摧毁寨外和寨墙上敌火力点,8挺机枪组成机枪阵地,配置在西南角,待机截击逃窜之敌。攻击开始了,只听“咚、咚”几声炮响,东北、东南两个岗楼和寨门楼顷刻间土崩瓦解,寨墙也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顿时,寨内寨外硝烟四起,敌人乱作一团,我们乘势攻入寨内,向纵深发展,一部则搭梯登上寨墙,占领制高点。这时,闻讯前来增援的宛西联防第二支队支队附王乾一率领的民团第六、十两个团赶到燕店,被我三枚炮弹所击中,敌人像放羊似的逃回了邓县县城。守敌在我们凌厉攻势下,毫无招架之力,见固守无望,仓皇钻入地道,趟过寨河,向西北逃跑,至开阔地带,遭到预设阵地上8挺机枪的迎头痛击,死伤惨重,余敌纷纷缴械投降。战斗结束后,唯独不见匪首王仞千,我们根据命令进行拉网式搜索,在桑庄西南角一个小村农户家中,有一个老太太在做饭,对于我们的到来,她显得很紧张,眼神瞄向正在烧火的农夫身上,我们一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按倒在地,并在其裤裆里搜出了顶上堂的手枪。原来,战斗正激烈时,王仞千通过地道逃了出来,原想等战斗结束后化妆逃窜。没想到还是被识破抓获。此战,全歼敌宛西四县联防第二支队机动第一团,活捉上校团长王仞千以下300余人,缴获步枪200多支。
桑庄战斗的意义重大,不仅歼灭了敌人一个主力团,重要的是我们三分区部队进军新野后,旗开得胜,鼓舞了士气,大振了军威,震摄了襄阳、南阳的敌人,对发动群众开辟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桐柏军区所属各部接连取得胜利的强大攻势下,特别是1947年12月24日的桑庄一战,令邓县守敌丁叔恒大为震惊,急调全县11个民团、1个直属大队,近万人龟缩在城内,妄图依靠其坚固的工事与解放军对抗,这对我们开辟新区危害甚大。不论从军事意义上,还是政治意义上看,邓县这个反动据点必须彻底摧毁。
邓县位于南阳的西南部,是国民党在南阳、襄阳、老河口三个军事重镇之间的联结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指挥整个城防的丁叔恒是个血债累累的反共老手,且在北京大学受过高等教育(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多年的反共生涯,使他爬上了国民党“国大代表”、河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第六区党务督导员、宛西四县(内乡、邓县、淅川、镇平)联防第二大队长、邓县新野联防指挥官的“宝座”,丁北大毕业后曾在我的老家山东省临清县任过两年县长,也曾任过国民党少将主任等职。他独操全县军、政、党、财大权和匪、霸、特务、会道门勾结,与宛西四县联防第二支队支队附、邓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卢兆瑞(绰号卢大牙)狼狈为奸,对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统治,残酷镇压百姓,深得蒋介石、白崇禧的赏识。当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时,丁叔恒大肆抓丁拉夫,屯粮集草,对原有的城防工事进行加固增修。在旧城址的基础上,修复内外两道高三丈、厚丈余的城墙;疏浚并加宽环绕内、外城的两道护城壕,引刁河水灌入,壕宽6丈,水深丈余,城墙与城壕之间筑起5尺多高的拦马墙,呈锯齿状盘绕城周;鹿砦、地雷密布,500多个明碉暗堡布于城墙各处,纵横交错;外城周围百米以内的2000余间民房全部被拆除或烧毁,成为一片开阔地带,外城的五座城门、均另修有瓮城。对此,丁叔恒曾自诩道,“邓县城防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我们部队当时住在新野县齐花园休整,按照军分区的统一部署,团长赵北源给我们做战前动员时分析了当时全国形势和邓县守敌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情况以及我们作战的有利条件、攻打战术。并明确指出,邓县战役的胜败,是开辟三分区成败的关键,必须坚决一举全歼,一战解决问题,否则,城没有打下来,折了我们的锐气,长了守敌的威风,那一万多人就会像疯狗一样到处乱窜乱咬,对开辟和巩固解放区就十分困难了。为此,我们攻城部队除认真做好战前准备外,还拟定了重点配置、钳形攻击、以集中打分散等战术。桐柏军区决定,由八十四团在城东担任主攻,八十二团在城东门以南地段配合;八十三团在城东北之公路两侧、向南阳方向警戒,待攻城时抵城南为预备队;八十三团之第一营在城北大丁营阻击增援,并相机歼灭逃窜之敌,八十五团之四个连位于文渠东南地区,阻击可能由内乡方向增援之敌;骑兵连置湍河北岸布疑阵,白天往返游动,夜晚到处燃火,以迷惑敌人不敢向北突围;我们八十六团在城西祖师庙一带担任助攻。
各参战部队接受任务后,迅速行动,于1948年1月9日到达邓县城周围指定位置。1月11日,部队进入发起攻击的地点后,立即构筑工事,组织火力,组编突击队,进行攻城准备。为了战斗的顺利进行,攻城部队需尽量靠近前沿,便分别在城的东、西两面挖掘堑壕和掩体等工事。部队在地方干部的配合下,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当地百姓支援了大量的箱柜。我们在木箱、木柜内装满泥土,放在壕上,边挖掘,边推进。城墙上的敌人,只见箱柜近移,却看不到人影,毫无办法阻止。经过4个昼夜的连续作业,一人多深,纵横交错的堑壕直达护城河边沿。平坦的地面上再也见不到人影,我们全部转入“地下”,隐蔽在壕沟和掩体中。这一下丁大牙的“火海战术”完全失灵了。炮弹、炸弹对于隐蔽在壕沟和掩体中的解放军没有多大的杀伤力,而解放军却可以把冲锋的出发点设在敌人的阵地前沿。同时,我们对守敌发起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动员民团士兵家属向城内亲人喊话,要他们不要为国民党反动派卖命,不要替丁大牙当炮灰,并让在桑庄战斗中被我们活捉的民团团长王仞千向敌官兵喊话,宣传人民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劝其部下放下武器,起义投诚。我们八十六团政治处还设置标语牌,对城内官兵进行宣传,大大动摇了守敌之军心。
能否攻城成功,关键是破闸放掉护城河水,为攻城排除障碍。城东北角泄水闸下,水深达二至三丈,且水下设有铁丝网,而水闸是用六、七寸厚的木板做闸门,两边用石条砌成,闸门外用土夯实,内用沙袋堆积,非常坚固,同时,附近碉堡内驻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昼夜看守,火力封锁严密。12日夜,接受破闸任务的八十四团18名突击队员携带炸药,由一连指导员苏有信和三营战士郭永生的带领,在火力掩护下,潜游至闸根,于翌日凌晨爆破成功,护城河内的水翻滚而下,水位很快降到一米以下,消除了攻城的最大障碍。
1月15日(农历腊月初五),城壕的水已流去大半,担任主攻任务的八十四团和担任城西助攻的我们八十六团梯子组、火力组、爆破组、手榴弹组和突击队都全部进入阵地。战士们剑拔弩张单等总攻令下,冲锋陷阵。傍晚,两颗信号弹腾空升起,经过十几分钟的强烈火力袭击后,攻城突击队跃过堑壕,跳进仍有齐腰深的冰水中,迅速架好浮桥,在冲锋号声中梯次猛冲,浮桥压弯了,战士们就用肩膀当桥桩,保证部队快速通过。前进中,有的同志受了伤,仍然坚持战斗,前边的同志牺牲了,后边的同志速即冲上,真是前仆后继,奋不顾身。
我们八十六团在西面钓鱼台处攻城,突击队渡过城壕,炸掉碉堡,踏平鹿砦、推倒栏马墙,竖起梯子,冒着弹雨迅猛登城。战斗中,我随突击队在浓烈的硝烟中相继冲上城头,与守敌展开白刃战,拼命的巩固、扩大突破口,向外城敌纵深穿插分割。我攻城部队东西两面夹击,敌人乱作一团,仓惶向内城逃窜,但内城城门紧闭,并传出:“只准死守,不准后退”的命令。负责守卫外城的敌第十团团长张恪三,第七团团长李华云,无奈只好夹在混乱不堪的团丁中,向北逃窜,当即被击毙。敌人在我东、西、南三面夹击下,混乱如麻,狼狈不堪,虽组织几次反扑,但溃不成军,纷纷弃械逃命,大部被俘。
我军攻克外城后,当即调整部署,准备于16日黄昏对内城发起总攻。16日凌晨,内城守敌开始突围,我军趁机发起攻击,八十四团九连率先从内城的东北角撕开口子,向纵深发展,我们八十六团破城后一直冲到南街。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争夺,于16日清晨6时全歼守敌。
“走7天打5县,没见邓县真捣蛋。”这是当时我们参战部队对攻打邓县艰巨性的真实形容。这次战役,除敌民团司令丁叔恒和孟继华,汪海涛等几个反动骨干分子在县城一卖瓜子小贩的掩护下乘隙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毙、伤敌宛西四县联防第二支队支队附、邓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卢兆瑞、团长张恪三、李华云等以下官兵900余人,俘敌宛西四县联防支队附王乾一、六团团长裴杰三、第二大队参谋长史鼎臣以下60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65挺,步枪和手枪5200余支,各种子弹68万余发,电台三部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其中,子弹和医药品,大部是从蒋介石为支援邓县守敌空投中得来的。更可笑的是,我们攻下邓县县城的第二天,敌人还在加紧空运,蒋介石压根就没有想到我桐柏军区部队能攻下邓县县城。
邓县战役,是我们部队进入桐柏区后,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这次被歼灭的守敌,虽非国民党的正规军,但由于长期受欺骗宣传,相当顽固,尤其其中的4个机动团,装备较好,战斗力较强。由于部队指挥正确,配合得当,战术灵活,勇猛顽强,终于以少胜多,取得了战役的重大胜利。春节前夕,三分区在新野县城北五区南五吾村召开庆功大会,三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给立功者授奖戴花。我们八十六团团长赵北源、政委李寿山、参谋长信俊杰各记小功一次,四连连长杨照明(战斗英雄)记大功一次。不久,我们又受到中原军区“为人民立了大功”的嘉奖,八十四团九连和我们八十六团四连被分别授于“攻城大功连”。1月31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共中央亲拟贺电“庆祝你们攻克邓县歼敌六千余”。后来,党中央还来电表扬说消灭邓县保安团这一万人,不亚于消灭蒋介石一万正规军。
1948年初,中原解放军基本上完成了战略展开的任务。蒋介石不甘心失败,遂于1月26日在南阳成立第十三绥靖区,任王凌云为司令官,辖整编第九师、第三师一部和宛属各县地方武装。同时,在襄阳成立第十五绥靖区,委康泽为司令官,与信阳第五绥靖区,构成犄角之势,矛头直指桐柏解放区。各县民团残部纷纷麇集于国民党正规军的卵翼之下,不时袭击新建立的人民政权和武装,杀害地方工作人员和农会积极分子。
1948年2月17日夜,三分区获悉新野民团马云阁率部驻守在邓县白牛的情报,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率领我们八十六团两个营,从60里外的邓县文渠出发,奔袭南(阳)邓(县)公路上的重镇白牛,趁敌不备,采取割尾巴的办法,突然发起攻击,经过半小时的激战,一举击溃马云阁民团。此战,毙敌10余人,俘敌大队长王演民以下24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长短枪107支,电台一部,各种子弹1.6万发,战马55匹。战后得知,那天晚上,马云阁命令民团将枪支全部捆成捆,准备第二天天明去南阳找王凌云换新枪支,没有想到被我们奇袭,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来不及解枪捆便伤亡过半。马云阁赤脚在东关翻墙逃跑,率残部狼狈逃往穰东。这次战斗,沉重打击了新野县的反动武装,对稳定新野的局势起了很大作用。战后,在桐柏平氏会议上,受到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的嘉奖。《人民日报》也于1948年3月28日,对我们取得白牛之战的胜利进行了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