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罗城,南北不通 的城垣形制古代城市大部分只筑有一道城池,但是一些高级别行政首府或者战略地位重要的边塞城镇为把城市防御系统加固,同时范围扩大到原有城墙外的聚落而兴建第二道城池。邓州作为军事重镇,即为两道城池的“子城—罗城”形制。
民国邓州古城图
邓州城池为长方形向外拐角,原有内外两城在元末王权大战中摧毁,后“明洪武二年,金吾衙镇抚知邓州事孔顯始筑内城,週四里三十七步。明弘治十二年重筑外城,后多次增修,周长一十五里七分。” 其中,内城为砖筑,外城为土筑,城墙外围为护城河,城墙之上设有角楼、瓮城小楼、女墙和窝铺、马道,加固了邓州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古城内城四门,外城五门,并不是完整不对称的方式设置,而是有一定的错位,内城与外城城门错位,城门东西不直对,南北不相通,从而迷惑敌人,起到军事战略作用。另者,由于中国古代风水学为藏风聚气,忌开设北门,而且邓州古城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防水患和敌军,而内城北门设而不开,外城不设北门。 “一纵两横,多巷重生” 的街巷空间道路因交通功能而产生,它是城市形态的骨架。平原地区的古代城市内部道路大多为方格网状,城内的主要道路即是连接城门的道路,邓州城的主要道路与城门相对,道路相交形成“十字形”和“丁字形”中心,与城墙共同组成城市的空间格局。邓州古城的街巷空间可以概括为“一纵两横,多巷重生”。“一纵”是指内城的丁字口经大十字至外城南门的道路(现古城路,民国称南关大街);“两横”指连接大东门至大西门的道路(现新华路,民国称大西关大街、大东关街),指经大十字中心连接小东门至大东门的道路(现团结路,民国称小西关大街、小东关大街)。它们构成了古城的骨架,承担了各城门间以及古城对外的主要交通联系。街巷是构成城市肌理的重要要素,是居民生活、交往和商贸交易的主要空间。明清时期,邓州古城共有32条街巷,内城有学街、马道街和府馆街,外城有河街、嘉靖街、观巷口、寺巷口和竹杆巷等。由于街巷不仅是起到有效联系的线性交通,又是在一种行为模式下起到对居民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展现,所以沿街兴商极大地丰富了邓州古城的面貌。邓州古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