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均为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其中“州”最早为地理区域划分,先秦时期我国被划分为“九州”,西汉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这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被称为“十三州”。
十三州部最初为监察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东汉末演变为行政区,州的最高长官称“州牧”,如刘备就曾为徐州牧,曹操曾为兖州牧。
隋唐时期,“州制”取代“郡制”,全国分为州、县两级,而“府”作为政区也始于唐朝,出现于这一时期。唐朝施行州、县两级制,但在边疆设有都护府,如著名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还有军事建制的都督府等,此外唐朝还开始在都城、陪都及皇帝驻跸之地改州设“府”,府、州平级但府的地位要高于州。
元朝是我国行省制度的开端,而此时州开始分为直隶州、散州,到明朝时形成了省(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
明朝时期,府辖散州、县,州则分为直隶州、散州,其中直隶州直属于承宣布政使司(省),地位稍低于府,辖县,而散州隶属于府,且也大多辖县。元朝时期,仅河南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朝初河南正式建省,后改为河南承宣布政司,共辖有八府一直隶州,其中南阳府就为其一。
南阳府为元朝升申州所设,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此时,南阳府府治为南阳县,直辖南阳、镇平两县,另辖邓州、唐州、嵩州、裕州、汝州等五散州,每个散州又各辖数县。明朝建立后,南阳府隶属于河南省(后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县、散州有所减少,共2散州11县。
其中,南阳府直领南阳、镇平、唐县、泌阳县(元为唐州治,明初唐州废)、桐柏、南召等六县,领有的散州减为两个,分别为邓州、裕州,裕州领本辖(元为州治方城县,明初省入裕州)及舞阳、叶县两县,邓州领有本辖(明初倚郭穰县省入)及内乡、淅川、新野三县。
邓州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隋唐朝时甚至设过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是历史上南阳盆地唯一可与南阳比肩的地区。 北宋时,南阳县仍为邓州所辖,宋金对峙时邓州为前沿,为宋、金激烈争夺之地,南阳县也多为邓州所辖。到金末时于南阳县设申州,元朝建立后升申州为南阳府,到此时邓州为南阳府所辖,完成了隶属的转变。
明朝时期,邓州仍为南阳府所辖散州,明初省原州治穰县入州,其地由邓州直领,此时邓州领本辖及内乡、新野两县,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析内乡地置淅川县,到明末邓州领本辖及内乡、新野、淅川三县。
内乡历史悠久,其早期建制较为复杂。内乡春秋战国时称曾为秦、楚两国交锋之地,秦时置郦县,属南阳郡。郦县隋朝改称菊潭,也是在隋朝治所在今西峡的中乡县改称内乡县,此为内乡之名的开端。五代时,菊潭县省入内乡县,金时淅川县并入内乡,而内乡县治也由西峡移治今内乡,此时内乡为邓州所辖。明朝时期,内乡县仍为邓州所辖,成化年间析出淅川县,此后县域大致为今内乡、西峡两县地。
新野县秦时为穰县地,西汉初置新野县,三国时荆州曾移治新野,此为新野历史上地位最高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于新野置义阳郡、新野郡,唐初短暂置新州,后属邓州,唐末省入穰县,到元朝时才又析穰县置新野县,仍属邓州所辖,明朝时属南阳府邓州。
淅川古称丹阳,为楚国初都所在,秦朝时于此置丹水县,此后建制变化频繁,北魏时东析阳县改称淅川县,此为淅川为县名之始,但不久县废入内乡。唐初复置淅川县并曾短暂设淅州,州废后淅川为邓州所辖,金时又省入内乡县。明成化年间,淅川再次由内乡县析出,仍属邓州。
如上,邓州明朝时期所辖大致为今南阳市邓州、内乡、新野、淅川、西峡四县地。清朝初期,邓州仍辖有内乡、新野、淅川三县,清雍正年间散州不再领县,邓州所辖三县直属于南阳府。民国初废州为县,邓州废为邓县。建国后,邓县先后属南阳专区、南阳地区、南阳市所辖,1988年邓县改为县级邓州市,仍由南阳市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