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淅川所辖的渠首三镇原本是邓州市所辖,分别与1959年、1972年划入淅川县,为什么呢?大帝带大家一探究竟 首先说香花镇,确切的说只有香花镇的部分地区也就是现今香花镇的街区到西北饶沟起坡一带属于老邓县,其他地方比如蒿溪、南山等地属于原内乡县,现在江右岸属于老淅川的只有一少部分河汊地方,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是交换的方式,大概59年前后,邓州市(当时为邓县)拿这一区域交换了淅川赵寨附近三个村,赵寨附近解放前是淅川的飞地,解放后由于内乡南三区(共济镇)划入淅川,而连成一片。因为当时因为李官桥要被淹没,于是就是当时的邓县厚坡公社赵庄大队香花岗选址定房,建香花小公社,后李官桥完全被淹没后,又改为香花公社。
以上是两地大概在1959年交换示意图
民国内乡县共济镇(手绘不标准)
1956年的邓县分乡图
56年左右的邓县西北
再说厚坡九重两公社,当时前期对于淅川移民大多迁往当时的湖北荆州地区,“河南包迁 湖北包安”,在这里要感谢一下湖北人民的接纳以及移民老乡的家国情怀,后来出现了不少问题,
豫鄂两省提出“原迁不如近安”的策略,这个时候淅川顺势提出“后靠自安”的请求,看来也符合当时的情理,于是南阳地委报请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厚坡九重两公社连同一切建制划归淅川县。
1971年的邓县
现在的邓州
长期以来,淅川人民、邓州人民以及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做了大量贡献和牺牲,特别是邓州市人民早在上世纪69-75年就以其为主体开展南水北调引水渠工程,付出了两千多人牺牲、一万多人伤残的巨大代价,为现今的南水北调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如果从方便当地老百姓就医、上学、办事、出行以及丹江资源整合的角度看,大帝认为将渠首地区划入邓州和内乡比较合理,毕竟这里距离邓州近,不过二三十公里,而到淅川县城则要七十多公里,从空间距离上说到邓州更方便当地人们生活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同时也有利于丹江生态资源扩展到南阳盆地平原上,推动与丹江水与伏牛山宝天曼的衔接,促进楚汉融合,对于大南阳整体崛起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