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岩石文(岩画)是远古时代人们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的各种图像,成为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文化的最大载体。在南阳多地,便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岩石文遗存,这些凝固在石上的远古“史诗”,是南阳作为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区的实物见证。 近日,南阳岩石文又有重大发现:在卧龙区谢庄镇,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孙保瑞发现了一处远古祭坛——日月坛。这是目前发现的远古祭坛中较为罕见的高规格祭坛,也是中原乃至全国首次发现的刻有文字的远古祭坛,是远古岩石文化中的精华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岩石上刻下先民对日月的理解
日月坛 从外形来看,该坛为圆形祭天坛,采用衬托手法雕刻,这种手法是把圆形祭坛周边的岩石凿去,凸现出圆坛的高度,坛雕刻在一块有坡度的岩石上,岩石南北长39米,东西宽27.5米,坛直径1.7米,以坛为主体,坛下方凿有菱形图案,寓意生殖崇拜,坛上方正中位置刻有通天石阶,石阶两端,也就是坛顶的南北两角,分别雕刻着“旦”和“月”两个岩石文字。 在坛北端,有三块弧形石头,边缘经过修正,石头顶部刻有数个大凹穴。其中一石头侧面被凿成凹圆面,直径一米,下部被泥土覆盖。孙保瑞说,这种结构在鸭河工区皇路店镇髙咀坡村、蒸馍石岭,唐河县湖阳镇杨寨村,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等地均有发现,为祭坑遗存。坛的南面有梅花图,一个大凹穴,周围环绕着三组凹穴组合符号。该岩石文化点内容丰富,特别是由“旦”和“月”岩石文构成的日月词组,体现了远古人对日月星辰深入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孙保瑞说,《说文解字》载: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属皆从旦。此岩石文的“旦”字,直径20厘米,像太阳从地面升起,意为天亮,也有“日”之义。“月”字符则是一个挖凿的圆凹槽,直径20厘米,槽内南面较深,在光线下呈现出月牙形状投影,一目了然。“月”字尚不成熟,体现了萌芽状态文字发展的阶段,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古人“观物取象”的见证。正如《说文解字》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他分析认为,这里发现的日月岩石文与祭坛同框,展现了远古祭祀活动的频繁和社会制度化的形成,说明那时的华夏地区已开始步入高度文明。
高规格的日月坛堪称天下第一坛
祭坛上“旦”字
自然现象对远古人类的生存来说非常重要,受当时条件所限,人们几乎靠天生存,因此把与自身生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作为崇拜对象、作为有生命力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祭坛,因此可成为研究原始宗教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孙保瑞认为,圆形祭坛仅在南阳岩石文化中就有多处遗存,它是氏族部落首领沟通天地、祈求风调雨顺的祭天圣坛,也是世俗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与神灵对话”的精神活动平台。从制作形制上来分析,谢庄镇发现的这一祭坛,构图为一个圆形(“日”字)和一个半月(“月”字)组合,由“日”“月”共同组合而成,古称之为“日月坛”。而坛的上方两侧又各有“日、月”二字,由此可以分析此坛是高规格的远古祭天坛,亦可称为日月坛。“在目前发现的远古祭坛中,它的规格之高实属罕见,即使说它是天下第一坛也不为过。这种刻有文字的祭坛在中原乃至全国的先秦文化遗存中都是首次发现,从文字内涵上丰富了祭天内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孙保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