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堰老桥位于邓州市龙堰乡政府南一公里处的刁河之上,廻龙大桥下游500米处。自古以来,这座桥就是豫鄂两省的重要桥梁和交通要塞。 该桥跨度25米,宽6米,为六孔桥,共七个桥墩,两端由碾盘粗的石磙作为支柱,桥墩全由青石板砌起,稳定桩为柏木,耐腐蚀,粘合剂用石灰搅拌糯米汤浇灌。桥墩迎水呈梭形,便于泄洪分流,因此,几百年来,任凭洪水如何冲刷仍安然无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建筑风格巧夺天工。 白落堰老桥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龙堰乡的前身——白落堰的地名还与此桥息息相关。 白落堰原名白米堰,古人修堰种稻,故名。关于白落堰的地名,还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相传明嘉靖年间,因朝中户部尚书与工部侍郎有怨,户部尚书总想方设法制肘工部侍郎,一日上朝,启奏皇上,曰:“邓州之地,水甜可口,久已有名,此处原有旧堰29处,现均荒废,若将其修复,所产香稻,乃是上好的贡米,可供皇上享用。” 皇上听所言,龙颜大悦,当即降旨,令工部侍郎即日启程,监修旧堰,广种大米,以供朝廷之用,并限期2年完成修堰之事。 工部侍郎接旨之后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前往邓州,组织人力修复旧堰。 开工之后,因他身体力行,清正廉洁,并能体恤民力,善待民众,工期进展很快,至次年初冬,已连续修好28堰。 此时,工程仅剩一堰——白米堰。因时令已进入冬季,民工每天须得趟河修堰,多有不便,为减轻民工疾苦,工部侍郎决定先修一桥,通往南岸,因此桥与白米堰有关,名曰白米堰桥。正当石桥建成之时,朝廷降旨,令工部侍郎即日返京,不得有误。 工部侍郎草草安排修堰事情之后,离邓返京。到京那天,正值上朝的日子,皇帝吃米心切,一见侍郎,忙问修堰之事。侍郎忙答曰:一堰未修,户部尚书闻听此言,心中一动,忙趋前曰:“圣上,他出京已近两年,至今一堰未修,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此言一出,朝廷即刻大怒,不待侍郎声辩,责令推出午门斩首。 来年秋天,河南巡抚送来邓州贡米,味道甚是香甜,皇上食之,心中十分疑惑,问明缘由,方知冤枉了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顿时懊悔不己。为补其过失,圣上当即降旨邓州地方官,在白米堰桥头修建祠堂一座,以志纪念,并赐名曰:“堰公祠”。 祠堂修成之日,四方百姓骆驿不绝,前往观瞻。至正午时分,白米桥忽然下落二尺九寸,百姓见之,肃然而叹曰:此乃堰公沉冤所致!于是,该桥被后人称之为“白落堰桥”,又将白米堰一同改称为“白落堰”。(摘自陈秀贤编著的《邓州故事集》)
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纪念亭
中共邓县县委成立纪念亭白落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她是中共邓县首届县委诞生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11月,中共南阳特委机关遭破坏,特委机关由唐河转移到邓县。1929年7月,地下党组织在白落堰小学召开邓县首次党的代表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邓县特区委员会,成立中共邓县委员会。这是党在邓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至此,邓县的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邓县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30年8月,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谷社暴动。 1930年10月,豫西南和鄂西北两地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在白落堰福音堂召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实行两地党组织合并。会上建立了中共鄂豫边区特别委员会,特委由中共河南省委代管。下设三个中心县委,即南阳中心县委、襄阳中心县委和老河口中心县委。拥有党员总数2870人。从此,豫鄂两省的两只革命大手紧紧相握,形成了一个铁拳头,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巩固和发展苏区,在革命战争史和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摘自《南阳革命纪念地史话》) 作为邓州南大门的一座重要桥梁,白落堰老桥从明代以来就是豫鄂两省交通咽喉,承载南来北往的无数车马和商贸货运流通。也承载着几百年的厚重历史,见证了几百年来的风云变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更是我党历史上风起云涌的革命摇篮和红色基地,龙堰乡之所以是革命老区,此桥功不可没。 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座桥严重破损断裂,成为险桥。随着邓襄路改道于1983年在上游500米处新建了迴龙大桥。此桥才完成历史使命。为保护此桥,留住乡愁,2018年由村民自筹,在上游15米处又修建了一座小桥。 刁水潺潺,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古桥早已成记忆。如今只有抚摸岁月在桥身上留下的斑驳痕迹,慢慢追忆它留下的故事,看着白落堰老桥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