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是邓州市城管局驻文昌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从县城来到乡村,帮村里出谋划策,成了村民“主心骨”;从办公室走进群众家中,他解难题办实事,甘做村民“知心人”。
资料图
在与刘海峰的交谈中,他说起了曾经文昌村的“前世今生”,原来因为党员和村干部之间积淀已久的矛盾,文昌村南北划界而治,分文南、文北两个村,两套班子互不来往,严重阻碍了村子的管理和发展。村支书积极调和南北矛盾,在2018年两委换届时,文昌村终于南北合一,这一“合”村里彻底变了样,不仅村容村貌改变,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也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逐渐增强,群众满意度日渐提高,这也让刘海峰的驻村工作变得顺利起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刘海峰说,2017年11月23日,带着激情和未知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来到了村里,当时的办公室是三间民房,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复印资料存档,村里没有复印机,是跑到邻村复印店花钱打印的,于是当天下午便买来了打印机。驻村当晚,面对村里所看到的情况他辗转反侧,他决定加快新村部建设,村里有了办公阵地,满足了村级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驻村工作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驻村以来,刘海峰为了尽快弄清村里贫困群众的贫困原因,别人午休时他在看贫困户档案,外面下雨刮风时他在入户走访路上,他天天走家串户,靠着一双脚板,踏遍村里的角角落落,说起贫困户他如数家珍。在入户走访中得知贫困户宋文柱想养牛,他便协调找到镇里的专家作技术指导;贫困户宋子停家孙女出嫁他乡,便给孙女做工作告诉她经常回来看爷奶尽孝道;危房改造时,他不止20次去给宋占力做工作,讲政策唠家常……
身子进驻了村里,感情也进驻了百姓心里。“刘书记就是自家人,家里件件事都很上心,天天来看看我们老两口,几天不见都想他。”9月19日,脱贫户宋子听的老伴张桂荣边说边把剥好的花生递给刘海峰让他吃,一说起刘海峰,张桂荣老人便一个劲的夸赞。交谈中,张桂荣说到了家门口那段几米的小路,与新修的村道有40公分落差,她说:“你看虽然从俺家门口出来上路上也就几步路,但是之前一下雨都是泥巴道路不平整,推着三轮车进出不方便,刘书记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在村里修路的时候,给我们门口这块也铺上了,现在出入方便的很。”
为了增加贫困户收入,刘海峰便和打工返乡人员沟通,积极鼓励返乡创业。如文昌村昌盛新能源扶贫车间的负责人宋九会,之前在外地务工,刘海峰得知回家乡后有在家乡创业的想法,便经常与他沟通鼓励其办厂,如今车间里一片繁忙,因为技术含量不高,村里的妇女便在此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吸纳就业50人,其中带动贫困户劳动力12人,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有效实现产业发展和安排就业,充分发挥了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
他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虽离家只有30分钟的路程,但吃住在村里,只有换季加衣时才会回趟家,没到家喝杯水便匆匆忙忙赶回村里。提起家人刘海峰只剩下愧疚,家里两位老人体弱多病,家里两个孩子小的只有5岁多,驻村以来孩子和父母照顾的少,一切都是妻子在打点照顾,他说:“这是我的责任,我要站好我的岗,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驻村以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每一寸土地上都洒着驻村第一书记刘海峰的身影和汗水。正是他的辛苦付出,让文昌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也让贫困群众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以实际行动和多种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获得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