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李明申先生的一幅佳作《塬上金秋》,这幅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地点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黄土高原上金秋的丰收图景,也反映了当地耕作的艰难和农民的不易。作品构图丰富、层次分明、明 ...
近日,看到李明申先生的一幅佳作《塬上金秋》,这幅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地点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黄土高原上金秋的丰收图景,也反映了当地耕作的艰难和农民的不易。作品构图丰富、层次分明、明暗对比强烈,粗犷中显细腻,景致外见精神。仔细领悟之下,更感觉拍出这样一幅好作品的不易。 构图:突出照片的主题。 金秋十月,是农民的收获季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东西小路相连的几个打谷场,左边的两个打谷场上堆着玉米杆,右面的场上是圈着的高大玉米垛和两堆碾压过的谷穗,没有打净的一堆和玉米穗垛用防雨布遮盖着。近处,还有没收割的大豆。画面告诉我们的是:丰收! 丰收来之不易。画面右边沟壑的对面,那个地形应该叫茆吧,上面是层层梯田,是要付出甚多才能开垦出来的,梯田下面是细绳一般弯曲的小路,可以想见攀登耕作和运回劳动果实的艰难。 层次:展现高原的特色。 由于黄土疏松加上地表裸露,导致冲刷形成沟壑地貌,这是黄土高原的突出特色。一道道沟壑,明与暗的对比形成了摄影画面的层次。《塬上金秋》近处的沟壑把相连的弯曲的塬的顶部分成了近景和中近景,右边向里延伸的两条沟壑分成的三个部分构成中远景,左边宽敞的沟壑及两边的景色以及远处的黄土梁构成了画面远景。 更加巧妙的是,近景中的种大豆的坡地斜面和打谷场与梯田构成的平面使得近景和中近景立体感更加强烈。那条近乎水平的电话线将画面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笔直的电线杆和圈围玉米穗的木杆与不规则的高原地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更加强化了黄土高原耕作环境的恶劣,强化了黄土高原上耕作的农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自然之景和摄影师的精心选择,使得《塬上金秋》层次分明。 色彩:记录美好的瞬间。 《塬上金秋》是多姿的,也是多彩的。画面上的色彩有金黄的玉米穗,褐色的大豆,绿的树,黑色的背光沟壑,蓝色的天空和防雨布,让拍摄的画面五彩斑斓。 给画面抹上动人色彩的是阳光。据李明申先生介绍,拍摄那天,起初是阴天,他在选定画面以后,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感觉到缺的是亮丽的光彩。于是他耐心的等太阳出来,阳光照射过来。从八点到十点,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耐心给摄影师带来的是喜悦。据介绍,太阳普照大地的那一刻,仿佛是大舞台上的追光灯,把一切该突出的地方都聚焦了。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那一个个的打谷场都泛着白光,那远处沟壑两旁的景物更清晰了。 不可能像画家那样可以随意在作品中添加事物,也无法随意涂抹自己想要的色彩。这是摄影被关上的那扇门,而《塬上金秋》的成功告诉我们:辛勤和耐心能够弥补摄影手段的不足。与其在关着的门前留连忘返,不如去开着的窗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张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