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告诉家属如何照顾小病号脸发紫、头无法直立、身体软得像面条……1岁宝宝气管卡异物 护士抱着被卡宝宝辗转多个科室边跑边急救 大声喊着“救救这孩子” 河南商报记者 刘鸿翔/摄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郑州1岁多的 ...
医生在告诉家属如何照顾小病号 脸发紫、头无法直立、身体软得像面条……1岁宝宝气管卡异物 护士抱着被卡宝宝辗转多个科室 边跑边急救 大声喊着“救救这孩子” 河南商报记者 刘鸿翔/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 郑州1岁多的妞妞喝了点“奶”后,“身体软得像面条,脸都紫了”。60多岁的姥爷见状,赶忙抱着她到医院就诊!一老一少到了门诊后,护士接过孩子撒腿就跑…… 【紧急】 1岁多宝宝气管卡异物 辗转多个科室急救 昨天上午9点半,郑州一家医院儿科病房,1岁多的妞妞躺在床上吸着氧,正翘着小腿看她最爱的动画片。旁边,妞妞妈妈将手机举到孩子最得劲的观看位置,小妞妞嘴里“呜啊呜啊”地说着什么,一只手还握着一大块面包。病床头,妞妞爸爸看了看妞妞,扭过头,眼圈发红,“得亏有医院里这些医生、护士,这是给闺女捡回来一条命啊!” 场景一:10时14分 医院特需科护士张曼正在门诊大厅值班进行预检分诊,从东入口处进来一位身着蓝色上衣的老年男子,怀抱着一名小女孩。只见张曼一把将孩子接到怀里,撒腿就跑。 画外音:孩子处于昏厥状态 小女孩是妞妞,男子是她的姥爷。张曼说,孩子当时浑身已经瘫软了,喊也不应,像棉花一样,头也无法直立,我看她脸色也不对了,嘴也不对了,“经过简单判断,孩子应该处于昏厥状态。”从门诊大厅到儿科诊室,三四十米的距离,张曼抱着孩子10多秒就冲到了。 场景二:10时15分 张曼怀抱孩子冲进诊室,妞妞姥爷一路小跑跟了进去。儿科医生李春利坐诊,看到妞妞,立马参与抢救。“孩子啥情况?”李春利问。妞妞姥爷说孩子一直好好的,就是喝了点奶,突然就这样了。 画外音:孩子吐出一块小塑料片 李春利说,当时就怀疑孩子是气管异物或者呕吐物窒息,赶紧给妞妞进行急救。一小块塑料片从孩子嘴里吐出,但呼吸和面色依旧不好。由于儿科设备有限,需要借助仪器看异物,儿科医生决定赶快将孩子送往门诊6楼耳鼻喉科救治。张曼抱起孩子,面部朝下,边跑边做急救。 场景三:10时20分 张曼抱着孩子乘坐电梯来到耳鼻喉科,边走边大喊起来,手里给孩子做急救始终没停。耳鼻喉科的护士赶来,一路引到一间诊室。 画外音:孩子得救了 耳鼻喉科主任高明在坐诊,张曼将孩子情况告知高明。一同参与救治的副主任医师李赞峰说,当时诊室还有复诊病号,一见这个状况,纷纷让到一边,“高明主任开始给孩子进行急救,前后腹部挤压、心肺复苏、打通气道……” 李赞峰说,当时整个科室都在为这个孩子忙碌,也记不得多长时间了,孩子突然就“哇”的一声哭出来了。与此同时,急诊科的急救人员也赶到现场,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是吸管上的塑料薄膜被孩子误吸进气管,同时伴有果粒,造成孩子气管堵塞窒息。 【对话】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 就是想救活她 昨天,张曼红着眼圈接受媒体采访。她说,当时孩子被急救人员接走后,她也跟着去了,看到孩子慢慢变好,她才放心回到工作岗位上。 河南商报:楼上楼下地跑,孩子在你怀里你怕不怕出意外? 张曼:我见到孩子时,叫她也不应,凭我专业判断,感觉孩子情况很不好。她还那么小,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救活她。还真没想过怕出意外什么的。 河南商报:在耳鼻喉科,你在大喊些什么呢? 张曼:当时很着急,我在喊“赶快救救这孩子”,整个走廊都是我的声音。从儿科诊室出来,正巧遇到电梯下来,我就抱着孩子进了电梯,真是一秒钟都不想耽搁。到了耳鼻喉科,感觉看到了希望。 河南商报:听说,好几个患者误会了,还以为妞妞是你的孩子。 张曼:是啊,孩子哭时,我哭了。患者看到就问我,是不是我的孩子,我当时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是不是我的孩子都感觉不重要了,生命第一位。 【建议】 宝宝吃东西时不要逗他笑 注意检查孩子接触的东西 按照儿童误吞异物进入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三大类:气管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管异物最危险,胃肠道异物一般可等待宝宝自行排出。据了解,气管异物多发生在5岁以内儿童身上,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3岁之间的小孩多见,死亡率高。宝宝喜欢将瓜子、花生米、果冻、纽扣、硬币等放入口中,在哭、笑或者吸气时很容易吸入气道。如果气管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头,堵塞气管时,非常容易发生窒息。 李赞峰说,孩子小,分不清楚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往往容易将一些异物吃进嘴里。这就需要当家长的提高警惕,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吃东西,一方面对孩子能接触到的东西严把关。 她建议,根据孩子自身发育情况喂食,不要随便喂一些坚果类食物,如瓜子、核桃一类的。哭笑和说话都可能会让异物进入孩子气管,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更不要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逗孩子笑,或把吃的东西抢走使孩子大哭。 最后,给孩子玩具前,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脱落的情况,避免被孩子吞食。孩子、妈妈的衣服尽量不要有配饰,谨防被孩子抓食等。 (河南商报) |